第二章 枇杷树下 论剑考评-《万法无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至于那年轻人,却早已翩然远去,不见踪影。

    古潭道宗。

    藏经阁。

    有一位老者在此盘膝而坐,左手边张开一卷经文;右手边搁着一方古琴。

    古潭道宗执掌,师信上真。

    位列八大道宗执掌者,其实远离圣教核心地域,甚是清闲。而其欲求道途更进一步,固属难能。既然身负悠长寿元,大可以娱情山水,逍遥度日。

    而古潭道宗执掌师信上真却是一个奇人。

    自他迈入近道大关之后,亦日日钻研本宗八大经典不辍;不是为了修为之上有所进益,而是嗜好在此,以之为乐。

    此刻,师信上真于经卷中看到得意处,不由捻须微笑。

    “嗒。”

    “嗒。”

    “嗒。”

    阶梯之上,忽然传来有节奏的声响。

    旋即有一人循阶而上,出现在藏经阁的最顶层。

    此人面目明明十分清晰;但是却偏偏难以以言辞形容。似乎其是由超出具象的线条构成,游离于空有之外。唯一可辨别者,是他一身湛然勃发的生气,昭示着这是一个甚为年轻之人。

    年轻人来到顶楼之后,对于“四正窟”的密藏视而不见,好似追随着冥冥之中的指引独自寻摸,终在石壁暗匣中掏出了一物。

    师信上真微微一怔。

    原来是此物。

    百余年来,玄宗以上,皆珍藏此石,砥砺后进。更遑论作为八大道宗之一的古潭道宗了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年轻人动作简明熟练,已然将照影石点亮。

    阴阳洞天之中,归无咎与“阮文琴”交手的画面,履尘剑对上清意明心,豁然展现。

    尽管这一画面师信上真已不知端详过多少回。但是今次再见,心中珍重激赏之意,依旧澎湃不能自已。遂高声言道:“能够在元婴境中创下如斯法门,诚可谓古今独绝,超迈先贤。”

    年轻人闻言,忽然摇首言道:“未足大观。”

    师信上真一愕,也无心追究来人为何口气如此之大,立即反驳道:“较之诸大宗、大族传承一纪的压箱底神通,固然稍有不足;但是莫要忘了,这是二人元婴境中的自创法门。能够精妙工整到如斯境界,难道不是可敬可怖?”

    年轻人笑道:“譬如庖厨之内。虽取材万变,终究不离五味。既未逾矩,何足挂齿?”

    出言同时,他右手食指轻轻旋转,指尖三寸之外,蓦然生出剑意凝形。一连挽成六朵剑花,风采各异。

    这六朵剑花,虽然规模上未足可称。但是其深不可测,高不可及,妙不可言之处,较之“履尘剑”与“清意明心”,似乎犹有过之。

    师信上真只觉脑海中一阵混沌。

    待看见秦梦霖动用“心阵灵眸”之时,年轻人忽地赞道:“道术三味,到此为止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这一术拘束于神通雏形之中,未得打通内外上下。否则,当成我的劲敌。”

    师信上真心中,忽生出两分别扭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