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 鸿雁双飞 似是而非-《万法无咎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而品约却是愈来愈坚信自己所想才是正确的。

    这第四人,极有可能虚无缥缈,再也寻找不到,对应了卜算之辞中的“抱憾而归”。

    大半心思,倒用在即将施展于齐玉清处的一门手段。

    同时,他一道分魂关注着齐玉清的一举一动,得知齐玉清忽然打破平衡,显露出超过楚秀实和丁紫岱二人的器量,是因偶然遇见一个凡民献法,补足了修道缺陷的缘故。

    品约也是心思敏锐之辈,立刻也想到了这莫名出现的“凡人”是否就是那神秘的“第四人”。但是仔细探查之下,却最终确信那名为“陆青雨”的书生,的确并无修道资质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阵,归无咎忽然睁开双目。

    季札立刻上前,问道:“归道友,如何了?”

    归无咎缓缓摇头,道:“并未寻见。”

    只是面色也不见焦躁或失望之意。

    归无咎思绪浮动,已想得十分透彻。

    以他一入元初玄境依旧保持着原有记忆的甚深底蕴,心剑密演,笼罩区区一座千秋城,断然没有逸漏的道理。

    那么可能性只有两个——

    其一,最初的卜算有误,又或者中途出了差错。此时此刻,那第四人并不在千秋城中。

    其二,那人已在环中,是为归无咎心神遍历的对象之一,只是见面不识。

    大致想来,应当是第二种的可能性更高。

    忽然,归无咎脑海中一个念头掠过——轩辕怀到哪里去了?

    心意笼罩,推波溯源,并没有寻到轩辕怀存在的痕迹。

    须知归无咎此时所谓的“寻到”,绝非五感六识之所见闻,而是推及千秋城因果变化,气机溯回,抽丝剥茧而寻其律动,仿佛把握生人之一呼一吸,万古留痕。这二者是有巨大差别的。

    以五感神识之见闻而论,神通愈高,隐匿的本领就愈强。尤其是以有心算无心,诸如归无咎、轩辕怀等若是收摄气机假扮一位低阶修士或凡人,那哪怕是功行相近的同道,也决难发现破绽。

    而归无咎推演三日,所演算的对象却是更深了一层。一位近道大能,若是存身于千秋城中,势必如石子投入湖中,产生显著波动。其功行愈高,犹如石子愈大,激发之波澜、存在之痕迹也就愈发明显、愈难遮掩,决然消除不得。

    若是轩辕怀果然来到过千秋城并和丁紫岱产生过互动,那么归无咎遍历千秋城十余日以来的气韵变化,却并未发现如此深刻的痕迹。

    一个离奇诡异的念头在心神之中浮现——

    这第四个缘定之人,难道是“轩辕怀”?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