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9章 皇帝不担心-《大明元辅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当时参与集会者多是文职士绅,而因父荫入武职的兵部尚书白圭子锦衣卫千户白镔、巡抚李秉子锦衣卫百户李靖也欣然参与。

    再如大明的七朝老臣、吏部尚书王翱荫一子王竚为锦衣军职,王竚长女“适天津左卫指挥黄溥”,次女“适国学生杨镗”,孙女五人中“长适马溥、次适锦衣千户韦纲,次适锦衣指挥张禹之子,其次适锦衣千户赵輗之子,其次适腾骧卫指挥夏铭之子疄等”。这就是联姻的功能性表现了。

    至万历以后,铨入锦衣卫的文臣子弟,凭借自身跨越“文”、“武”的特殊政治文化背景及资源,在社会交往的基础上,还构建出一套政治庇护关系,保障自身及家族利益的长存。

    这一方面的主要表现,就是文荫子弟藉自身特有优势,逐步掌控了锦衣卫的权力。

    在原历史上,现任锦衣卫都督刘守有之后,其孙刘承禧、其曾孙刘侨继续两代世袭锦衣卫官,而且皆升至都督一级并掌卫事。

    而除了刘氏之外,吴兑之孙吴孟明、兵部尚书郭子章之孙郭承昊、兵部尚书田乐之子田尔耕,都是天启、崇祯时期显赫一时的锦衣卫都督。

    基于锦衣卫司法职能的特殊性及文荫子弟的自身优势,明代甚至有人提指出“锦衣用人之法政,与司马门推择材官不相类也。以其介而仗立丹陛下,与执法笔簮之士大夫共对”,故而锦衣卫都督“惟儒而后能当此任”的理论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从刘守有之后,你要不是个文臣之后,你都不适合做这个锦衣卫都督!

    皇帝说什么了吗?没有,皇帝不仅默认了,甚至看起来还挺支持——文臣之后既然也是忠良,朕为什么不用?

    而且锦衣卫原本名声那么臭,现在换了几个都督之后,居然一时称贤,朕何乐而不为啊!

    至于,你说锦衣卫会不会失控?

    开玩笑,锦衣卫早就归东厂监督啦!钦差提督东厂这个位置,可只有内宦能做,总不会有哪位文臣这么牛掰,把儿孙切了送进来做厂督吧?

    ----------

    感谢书友“義£傲雪孤松”的月票支持,谢谢!顺便说一句,你这个ID里的符号,我找了几分钟才找到怎么打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