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 平倭(十九)治标治本-《大明元辅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布政使答道:“正是这样,各地能逐渐恢复耕作,这灾情平复也便指日可待。”于是官府照此实施,以使家徒四壁的的农民暂能重新耕种田地。

    然而即便如此,因为牛的总数有限,幼牛也不会一下子就出生长大,因此还是有人无法立刻恢复耕种,成为闲人,衣食无着,于是官府开始施行以工代赈。

    在高务实的安排下,全河南开展重修书院、重修城镇、疏通河流、修筑堤坝等工程。这些工程计工募民,每人每天得谷三升,既可灾后重建,也可不误百姓生计,公私两利。

    一日,高务实与布政使正率人在虞城县巡查,当地乡亲听闻来者是万家生佛的高南宁,纷纷上前问好,并热情地请其品尝桑椹。

    高务实毫无架子,接过便吃,然后笑容满面地与他们交谈,问道:“此处既有桑椹,则必可种桑,有桑便能产些蚕丝,为何我这一路都不见桑树及蚕丝呢?”

    当地乡亲回答说道:“俺们这儿极少种植桑树,养蚕人家也只卖蚕茧而不纺丝。”

    高务实问道:“老乡可知这蚕丝能做何种用途?可知能卖多少银两?”

    老乡答道:“小人所知不多,只听说这蚕丝能织丝绸,是价格很贵的布料。不过俺们乡下平常也没怎么见过,不知老爷所说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高务实再问:“老乡知道得不少,那为何乡里就没有纺丝外卖呢?”

    老乡道:“原先平日里乡亲们都在耕作及一些小买卖,哪有空闲再去种桑养蚕啊。”

    布政使忍不住问道:“那虞城县就只是一直在发赈济粮么?”老乡称是。

    高务实告别当地乡亲之后,对布政使道:“这有些县官及当地百姓还是只着重于积蓄救灾粮食,而不急于恢复生产。贾谊曾说,圣王在上而民布冻馁者,非能耕而食之,织而衣之,为开其资材之道也。

    传令各州县正官,巡查务农之时,当有积极作为,空余荒地等可考虑多种经济作物。例如有空地一亩就种桑百株,十亩则千株。

    桑多则蚕多,蚕多则丝多,丝多则利多。至于除谷物种植外,枣、梨、柿、栗等也可种植,应使人无遗力,地无遗利。万般财富,在勤亦在智。”

    布政使拱手道:“阁部所言极是,食为民天,因荒而赈。但若因赈而废农耕,则饥荒不休矣。”

    高务实便让布政使下令各州县长官,务必深入乡村田间,指导农业生产,除种植麦豆粟谷外,还需在适宜土壤在中桑树或果树,丰富农产,以便产卖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高务实发现大明朝的官员普遍没有指导经济生产的主动性,甚至可能根本没有这种意识,这让他觉得有必要想点办法,提高官员们在经济工作中的能力与积极性。

    他想了想,这事可能还得户部牵头搞培训,而吏部则牵头将此列入考核,如此才能顺利推行。

    ----------

    感谢书友“初次登陆”的打赏支持,谢谢!

    感谢书友“岳晓遥”、“初次登陆”、“曹面子”、“云覆月雨”的月票支持,谢谢!


    第(3/3)页